肺癌作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其杀伤力令人闻之色变。但事实上,肺癌的发生并非毫无征兆,高危人群的提前筛查和早期确诊,能极大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今天就来聊聊哪些人属于肺癌高发群体,以及确诊肺癌的关键方法。
一、这 5 类人,属于肺癌高发人群,需重点警惕
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以下几类人群因长期暴露于致病风险中,发病概率远高于普通人群:
长期吸烟者及二手烟受害者
吸烟是肺癌公认的首要危险因素。烟草中含有焦油、尼古丁等多种致癌物,每天吸烟超过 20 支、烟龄超过 20 年的 “老烟民”,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 10-20 倍。即使不主动吸烟,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如配偶吸烟、工作场所有人吸烟),患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30% 以上。
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从业者
从事石棉、氡气、砷、铬、镍等职业暴露的人群,如矿工、建筑工人、化工厂员工等,因长期接触致癌物质,肺部细胞易受损伤并发生癌变。此外,长期接触厨房油烟(尤其是中式爆炒产生的高温油烟)的家庭主妇,也是肺癌的潜在高危群体。
有肺部慢性疾病史者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纤维化、肺结核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肺部组织长期处于炎症或损伤状态,细胞修复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增加肺癌风险。研究显示,慢阻肺患者患肺癌的概率是普通人的 2-3 倍。
有肺癌家族遗传史者
若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中有肺癌患者,自身患肺癌的风险会显著升高。这可能与家族共同的基因易感性、相似的生活环境和习惯有关。这类人群建议更早开始肺癌筛查。
年龄 40 岁以上且长期生活在污染环境中者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免疫力下降,肺部功能逐渐衰退,致癌因素的累积效应也会增强。同时,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密集)、室内装修污染(如甲醛、苯超标)环境中的人,肺部持续受到刺激,患癌风险会进一步上升。
二、4 种方法,助力肺癌精准确诊
肺癌的确诊需要结合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结果,以下 4 种方法是临床常用的确诊手段:
胸部低剂量螺旋 CT
作为肺癌筛查的 “黄金标准”,低剂量螺旋 CT 能发现直径仅 2-3 毫米的微小病灶,比传统胸片的灵敏度高 10 倍以上,可有效检出早期肺癌(如肺结节)。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 CT,能显著提高早期诊断率。
支气管镜检查
当 CT 发现肺部中央型病变(靠近支气管)时,支气管镜可通过鼻腔或口腔插入气管、支气管,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对于管腔内的肿瘤,还能同时进行活检或刷检,明确肿瘤的性质和类型。
经皮肺穿刺活检
若肺部病灶位于外周(远离支气管),支气管镜难以触及,可通过 CT 或超声引导,用细针经皮肤穿刺进入肺部病灶,抽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是确诊外周型肺癌的重要方法,准确率可达 90% 以上。
病理组织学检查
无论通过支气管镜、肺穿刺还是手术获取的组织样本,最终都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病理检查能确定肿瘤的细胞类型(如腺癌、鳞癌、小细胞癌等)、分化程度,是判断肺癌类型和制定治疗方案的 “金标准”。
三、早期发现,是肺癌治疗的 “关键钥匙”
肺癌的预后与诊断时的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肺癌(Ⅰ 期)患者经过规范治疗,5 年生存率可达 80%-90%;而晚期肺癌患者 5 年生存率不足 10%。因此,早期发现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核心。
对于上述高危人群,建议主动进行肺癌筛查,尤其是出现持续咳嗽、痰中带血、胸痛、气短、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检查。此外,戒烟、减少致癌物质接触、改善室内外环境、坚持规律运动等,也能有效降低肺癌风险。
肺癌虽可怕,但只要我们认清高危因素、掌握筛查方法、重视早期信号,就能在与肺癌的 “博弈” 中占据主动。转发给身边的高危人群,一起守护肺部健康吧!
孔氏圣德堂复方肿瘤康复汤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中药复方肿瘤康复汤的整体调节性和多靶点性可以改善肺部结节患者机体的微循环,给予结节健康的土壤,从而抑制其生长,使结节保持稳定,并能逐步的消除肺结节,那么就成功地完成了肺部结节的治疗及肺癌的预防工作。
改善机体免疫功,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疗效,防止癌细胞的转移。同时,减轻化疗、放疗反应:肺癌治疗汤可减轻已经过化、放疗患者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对化、放疗的耐受性增强。提高化、放疗的功效,修复受损的组织器官,恢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孔氏中药验方复方肿瘤康复汤可以治疗各类癌症,一人一方,辨证施治,想要了解更多可以添加专家vx:15689773940免费问诊,还有免费视频会诊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