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中医治疗网胸膜炎频道为您讲解胸膜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让您全面了解胸膜炎。 收藏本站
胸膜炎
首页    疾病知识     症状诊断     预防治疗     调养护理     孔氏圣德堂临床中药验方     康复病例    

不用手术,胸膜炎病症一样康复

关键词: 胸膜炎的预防,传播途径,治疗误区,奇效验方治疗胸膜炎 发表时间:2016-11-14

      胸膜炎是指胸膜的炎症。胸膜炎是致病因素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胸腔内可有液体积聚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消退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胸膜相互粘连。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肺栓塞等。

胸膜炎要如何进行预防?

1、生活有常,即生活方式合理化和规律化,慎起居,避风寒,戒烟酒,远房事,劳逸适度。

2、饮食有节,富营养,忌辛辣。

3、经常呼吸 新鲜空气。

4、保持乐观情绪,因为不良的情绪可影响人体的抵抗力。

5、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6、由于结核杆菌的感染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应尽量减少与肺结核病人,特别是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接触。

结核性胸膜炎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对于预防结核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a、注意休息,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b、治疗应坚持、彻底。

结核性胸膜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肺门淋巴结合的细菌经淋巴管逆流至胸膜;

2.邻近胸膜的肺结核病灶破溃,使结合杆菌或结核感染的产物直接进入胸膜腔内;

3.急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结核引致胸膜炎;

4.机体的变应性较高,胸膜对结合毒素出现高度反应引起渗出,

5.胸椎结核和肋骨结核向胸膜腔溃破。

大多数结核性胸膜炎是急性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结核的全身中毒症状和胸腔积液所致的局部症状。一旦发现有结核性胸膜炎的症状或疑似症状时,一定要及时检查诊断,明确诊断。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误区:

结核性胸膜炎在治疗中,因对病本身的认识不足,或治疗手段和治疗方法上的不当,都可能进入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误区。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针对性、科学化的专业性治疗。

误区一:胸膜炎在治疗过程中胸痛加重了认为病情也加重了:胸膜炎发病之初,熊水量较多,这时主要表现是胸闷,随着病情的好转,两层因结核炎性反应变得粗糙的胸膜,随胸水的吸收逐渐相邻,它们在人体活动或呼吸时因相互摩擦而产生胸痛,尤在深呼吸、劳累、心情不适、天气变化时更为明显。因此胸痛的轻重并不代表病情的轻重。

误区二:胸水吸收就是痊愈:一般来说结核性胸膜炎正规抗结核治疗1个月左右,大部分患者胸水可以吸收,但是胸水吸收只代表病情的好转,病情暂时得到控制,此时如果停药,病情就会复发,比较短的时间内会出现胸水,因此胸膜的治疗不但要 胸水的吸收,同时必须完成疗程,这样可能达到真正的治愈。

误区三:患胸膜炎并胸腔积液只服药不去抽胸水:这是完全错误的,患了胸膜炎后,在正规治疗结核病的同时需要定期配合抽水,这样病情恢复快,效果好,如果胸水停留时间过长而不能吸收,则会有纤维白等沉积而形成胸膜肥厚,给治疗上增加难度,如果能较快的将水抽净则能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有胸水时只要能抽出来,还是要考虑抽水的。

误区四:胸膜肥厚、粘连,能自行吸收:临床经验证实,肥厚、粘连的胸膜一般不会自行吸收,必须依靠特殊的药物,我院的经验是服西药的同时配合椒目葶苈汤中药来治疗,则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大部分病人是可以减轻或完全吸收的。

误区五:认为中药不能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中药不但能促进胸水的吸收,有效预防胸的肥厚、粘连,而且还可以消失包裹的胸膜。

误区六:胸膜炎必然会引起胸膜肥厚的后遗症,无法治疗:胸膜肥厚是胸膜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病症,部分患者随着的治疗进行,会逐渐消失,部分患者则不会吸收,其在天气变化、心情不适、劳累后会出现胸膜、胸痛的感觉,这种不适可能会伴随患者一辈子,在年龄逐渐增大时这种不适还会进一步加重。

不靠手术,胸膜炎中医疗法效果显著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肺。起因多因为素体虚弱,或原有慢性疾患,肺虚卫外不固,时邪侵袭所致。其病机主要为邪犯胸肺,肺失宣降,通调失职,水液代谢失常,饮停于胸胁,因足厥阴肝经布于胸胁,肝经为时邪所扰,故疏泄失职,气机不利,络脉不和,以致饮阻气郁,气不行血,则痰瘀互结:气郁日久化火伤阴或耗损肺气,最后导致肺脾肾俱虚。

椒目葶苈汤是孔教授按照中医的“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几十种名贵中草药,针对病情有机地组合而成的复方制剂。

椒目葶苈汤治疗胸膜炎四大功效

(一)清热解毒  椒目葶苈汤成分中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芦根清热生津,除烦,利尿;地丁清热解毒。可有效清除胸膜炎患者病灶部位积聚的致病毒素,缓解患者的各种症状。

(二)益脾和胃  椒目葶苈汤成分中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之功效;茯苓理气和胃,有效缓解患者因肺病日久,下损脾肾,而引起的气短乏力、神疲纳差等症。中医认为:脾胃得运,饮去而喘咳气短除。

(三)疏肝理气  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主要为邪犯胸肺,肺失宣降,通调失职,水液代谢失常,饮停于胸胁;因足厥阴肝经布于胸胁,肝经为时邪所扰,故疏泄失职,气机不利,络脉不和,以致饮阻气郁,气不行血。本方具有和解表里,疏肝理气,回阳救逆之功效,有效缓解胸胁疼痛,胀闷不舒,呼吸不畅等症。

(四)泻肺逐饮  椒目葶苈汤中成分葶苈子苦寒入肺径,具有泻肺开壅、化痰之功效;椒目利水消肿、祛痰平喘;猪苓利尿、渗湿、泄热。有效缓解患者饮停胸胁而致的咳嗽气急,呼吸迫促等症。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小儿结核性胸膜炎的鉴......

知名老中医 给胸膜炎......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

结核性胸膜炎 儿童健......

结核性胸膜炎鉴别诊断

治疗胸膜炎 请莫走“......

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热特......

中医辨证治疗 开创胸......

结核性胸膜炎的两种类......

椒目葶苈汤,挣脱胸膜......

胸膜炎在线咨询
咨询QQ:1359932210
咨询QQ:1359630488
咨询电话:0537-5655599
咨询电话:15689773940(微信同步)
其他肺病导航

  间质性肺炎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肺心病 哮喘
 肺气肿 尘肺-矽肺 肺炎
 肺脓肿 肺结核 肺结节病 气管、支...
 支气管扩张 小儿咳喘 小儿肺炎
 小儿反复感冒   其他疾病
 
胸膜炎 专家介绍
姓名: 未添加
科室: 未添加
职称: 未添加
擅长:
简介:
未添加
网站首页 医院简介 爱心救助 患者自诊文档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本网站以宏扬传统中医文化,解除患者病痛为己任。
备案编号:吉ICP备09010606号
健康热线: 15689773940(微信同步)0537-5655599   
  
相关导航: 复方祛瘀养肺汤 | 间质性肺炎传染吗 | 间质性肺炎能活多久 | 温肾清肺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