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干性胸膜炎往往由于肺结核蔓延至胸膜所致。最多发生在肺尖后部,其次为胸下部的胸膜。有时因胸痛进一步检查而发现肺部结核病灶。
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
起病往往较急,症状轻重不一。起病时常有畏寒,轻、中度发热,干咳。主要症状为胸痛,由于壁层和脏层胸膜摩擦所引起。胸痛多发生于胸廓扩张度最大的部位,如胸侧腋下部。如病变在膈肌的中心部、可放射至同侧肩部;如在膈肌的周缘部,可放射至上腹壁和心窝部。疼痛性质为剧烈尖锐的针刺样痛,深呼吸及咳嗽时更甚。浅吸气、平卧或卧于患侧,胸廓的扩张度减低,胸痛可减轻。由于胸痛患者多不敢深吸气,故呼吸急促表浅。
患侧呼吸运动受限制,局部有压痛及呼吸音减低。胸侧腋下部常有局限、恒定的胸膜摩擦音。呼气及吸气均可听到。听诊器紧压胸壁时摩擦音增强;患者闭口掩鼻作腹部起伏运动也可听到。咳嗽后摩擦音不变,可与罗音鉴别。
结核性干性胸膜炎对肺功能的影响:
干性胸膜炎对肺功能的影响,依发生部位、有无胸膜粘连及其程度而定。炎症初期,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彼此摩擦所产生的刺痛,使潮气量减低,呼吸频率增加,形成浅速呼吸。炎症消散后,如无胸膜粘连,肺功能可完全正常。肺尖部胸膜粘连对肺功能影响不明显,胸下部胸膜粘连,肋膈角闭塞,呼吸时膈活动度减低,可引起肺活量减低。
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
为了让广大患者早日告别病痛,孔教授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精心研制出有效治疗胸膜炎的特色良药——椒目葶苈汤。方中葶苈子泻肺开壅、化痰;椒目利水消肿、祛痰平喘;本方重用葶苈子与椒目为君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泽泻利尿、渗湿、泄热;茯苓理气和胃,以上三味药为本方使药。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桂枝发汗解表,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猪苓利水消肿,渗湿;以上几味为本方佐药。甘草调和著药引药归经,为本方使药。
特色验方主要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胸痛可局部热敷或用镇痛剂如可待因、安乃近等。根据肺结核病灶性质及范围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如肺部无病变者可给异烟肼治疗,一般1年左右,并定期作胸部X线检查,随访至少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