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可由一般的细菌感染或特殊的细菌感染引起,常常伴有胸腔积液。由于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称为类肺炎性胸腔积液;需行胸腔内插管引流治疗的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称为复杂性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我国小儿结核病大多数由人型结核菌所引起。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较强,除有耐酸、耐碱、耐酒精的特性外,对于冷、热、干燥、光线以及化学物质等都有较强的耐受力。
引发小儿结核性胸膜炎的原因都有哪些?
原发性结核病是结核杆菌首次侵入机体所引起的疾病,结核杆菌有4型: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而对人体有致病力者为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我国小儿结核病大多数由人型结核菌所引起,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较强,除有耐酸,耐碱,耐酒精的特性外,对于冷,热,干燥,光线以及化学物质等都有较强的耐受力,湿热对结核菌的杀菌力较强,在65℃ 30min,70℃ 10min,80℃ 5min即可杀死,干热杀菌力较差,干热100℃需20min以上才能杀死,因此干热杀菌,温度需高,时间需长,痰内的结核菌在直接太阳光下2h内被杀死,而紫外线仅需10min,相反在阴暗处可存活数月之久,痰液内的结核菌如用5%的石炭酸(苯酚)或20%漂白粉液消毒,则需24h方能生效。
发病机制:
肺门淋巴结核的细菌经淋巴管逆流至胸膜;
②邻近胸膜的肺结核灶破溃,使结核杆菌或结核感染的产物直接进入胸膜腔内;
③急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性结核引致胸膜炎;
④机体的变应性较高,胸膜对结核毒素出现高度反应引起渗出;
⑤胸椎结核和肋骨结核向胸膜腔溃破,以往认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系胸膜对结核毒素过敏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针式胸膜活检或胸腔镜活检已经证实80%结核性胸膜炎壁层胸膜有典型的结核病理改变,因此,结核杆菌直接感染胸膜是结核性胸膜炎的主要发病机制。
治疗结核性胸膜炎首选奇效老中药验方——椒目葶苈汤
为了让广大胸膜炎患者早日告别病痛,孔教授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精心研制出有效治疗胸膜炎的特色良药——椒目葶苈汤。方中葶苈子泻肺开壅、化痰;椒目利水消肿、祛痰平喘;本方重用葶苈子与椒目为君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泽泻利尿、渗湿、泄热;茯苓理气和胃,以上三味药为本方使药。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桂枝发汗解表,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猪苓利水消肿,渗湿;以上几味为本方佐药。甘草调和著药引药归经,为本方使药。